以上是改善前的一個狀態(tài),改善前臺車平臺與貨架平臺時在同一個水平面上,這樣物流人員直接將箱子推過去就行了,這個挺好。但是由于臺車和貨架之間存在空隙,而且這個空隙可能每次都不一樣,這里就存在安全隱患,可能會造成零部件的跌落風險。然后從視頻中可以看到,臺車和貨架上的滑槽都是水平的,箱子從臺車到貨架或貨架到臺車,都需要物流人員用手來推,這里我們可以考慮制作LCIA低成本自動化機構(gòu)來取代物流人員的這個作業(yè)動作。
通過以上的現(xiàn)狀分析,于是得出了下面的改善方案。
首先,對于臺車和貨架之間的定位問題,視頻案例中采用了導輥和導軌執(zhí)來實現(xiàn)小車定位問題。導軌的開口呈喇叭狀,這樣即使臺車是從一個不太準的位置插入,它也會被引導到溜槽正前方。在貨架的導軌上還安裝了減震彈簧,有效的減少了臺車和貨架對接時的震動。
然后,為了替代人的手工作業(yè)(從貨架上將箱子用手推到臺車上或從臺車上推到貨架上),案例中將臺車和貨架上的滑槽改成了可傾斜角度的活動滑槽,利用凸輪導板來進行滑槽角度的調(diào)節(jié),從而實現(xiàn)箱子的自動滑進和滑出。
改善后物流人員只需要將臺車推到貨架旁邊通過引導槽與貨架對接,零部件箱子的滑進和滑出將自動完成。
好啦,以上就是本期的LCIA低成本自動(働)化改善案例解讀,我是小編二師兄,喜歡我們的歡迎留言、點贊、加關(guān)注,學習精益不迷路。需要做培訓或項目輔導可以聯(lián)系方圓智匯的相關(guān)工作人員。
上一篇:改善前后物料補給工裝(安全)|LCIA低成本自動化案例038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