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此文從一名華為財務人的角度,給我們展現(xiàn)了一場華為從手工記賬,到世界一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探秘之旅,現(xiàn)在他們也被稱為5天能算出華為的“家底”的一群人。
離華為發(fā)布經營業(yè)績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上半年的半年業(yè)績數據。作為一家業(yè)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全球化公司,要想把賬算清楚可真不容易。然而,華為的財務部門卻非常淡定,因為半年業(yè)績數據早早就準備好了!
當然,可以想象的是光鮮的背后永遠沒有輕松可言,從手工記賬到全世界一流的財務共享中心,華為財務經歷了怎樣的過程?
此文從一名華為財務人的角度,給我們展現(xiàn)了一場華為從手工記賬,到世界一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探秘之旅,現(xiàn)在他們也被稱為5天能算出華為的“家底”的一群人。正文現(xiàn)在開始!
我的第一個崗位是費用報銷會計。2000年的時候還沒有SSE系統(tǒng),所有的費用報銷都是紙面單據傳遞,每個會計的桌面都是單據如山。每天早上,一踏進辦公室,我們就要在成堆的單據中,翻找出自己需要處理的,靠的是運氣,拼的是人品。
我們忍無可忍,大家約定好,哪個單據放在哪個筐,哪類憑證傳遞給誰,做好記錄。想法很美好,可一運行起來,發(fā)現(xiàn)只要有其他部門的同事來我們辦公室走一遭,在筐里搜羅一通,一切又亂套了。
更讓人發(fā)愁的是,有些員工的單據攢了很長時間才想起來報銷,票據丟了不少,剩下的也貼得很亂,發(fā)票也五花八門,不符合基本的財務制度。可每一張發(fā)票我們都必須對得上,哪怕只是一張公交車票五毛錢、一塊錢,都不能錯,我們就拿著計算器一遍又一遍地算。最崩潰的是正在算的時候電話進來了,有人咨詢你問題,那就完了,全部都要重來。
發(fā)現(xiàn)單據不合規(guī)的情況,我們要和員工溝通扣減報銷金額,遇到對方發(fā)脾氣,還要安撫他們。有段時間我特別怕給員工打電話,但不打又不行。記得有好幾次我和員工核實票據,對方回憶不起來,加上工作壓力也挺大,就直接在電話里噼里啪啦對著我爆發(fā)了,我心里特別憋屈,忍不住掉眼淚。那陣子真的覺得堅持不下去了:我有必要受這個委屈嗎?
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主管的回答,她說:“你說的都對,但你想過怎么改變嗎?如果因為這個而放棄,那你以后不管到哪里,再遇到困難,第一反應可能都會是放棄。”這席話把我從苦悶和抱怨中拉了出來。從此我再也沒去挑什么工作,在每個部門都以自己最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好。等我做了主管后,我也這樣開導碰到困難的員工。其實,在逆境中,成功者只不過比失敗者多忍耐了一分鐘,多走了一步路。
后來,我們上了SSE的平臺,教著員工自己填寫費用報銷類型、及時報銷,再后來開始推行“先付款后審單”,總算把費用報銷秩序慢慢建立起來了。如今,員工通過二維碼掃碼就可以很方便地傳遞單據,會計處理的時間縮短為平均2.6天。
回憶起十多年前“大眼瞪小眼”,“一切皆靠人品”的混沌狀態(tài),我們也感嘆,這么多優(yōu)秀的本科生、研究生,投入到費用報銷這些看似簡單的崗位上,才造就了今天業(yè)界領先的SSE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,能跳出問題的表面,更系統(tǒng)地、創(chuàng)造性地解決問題。因此我認為,企業(yè)一定要敢投入,給人才以責任和機會。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出不簡單的結果,就是人才。
當時雖然做得很辛苦,但我們的報告經常延遲發(fā)布,好不容易拿出的報告還老被挑戰(zhàn)。
有一次,預算主管拿到最新的報告問我:“俄羅斯的項目已經落單了,為什么還沒有算進去?”我當下根本沒辦法回答,好不容易找到財務經理核實,他抱歉地說:“對不起啊,我給你的數據是兩個月前的,因為這兩個月我沒到俄羅斯,還沒來得及做賬。”
還有一次,我們的報告發(fā)布后,不停的有人來找我,說報告數據有問題,有個項目的收入不對。然后我們分析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合同一根光纜竟拆分了很多的收入,原本項目是虧的,可是這根光纜一發(fā)貨驗收,項目就盈利了。前端給的數據錯了,我們不知道,也沒有手工調賬,結果誤導了大家。
那時候我是總賬的部長,聽到大家吐槽,心里很不好受。數據質量實在太差了,盡管很多問題不是我們的原因造成,但報告是我們發(fā)布的,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財務沒有做到位。
那么,我們能做些什么呢?思來想去,我們覺得只管算賬已經不夠了,必須跳出自家“一畝三分地”,于是專門成立了一個十幾個人的“找茬小分隊”,負責審核各個地方報過來的數據,架上望遠鏡、顯微鏡,去查前端哪里可能有問題,然后去手工調賬。
但坦率講,收效不大,只靠財務在后面堵是不行的,這就好比長江水,如果上游水污染了,那下游就只能喝臟水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,我們意識到,要么痛苦一輩子,要么主動擁抱挑戰(zhàn),到前端去解決數據質量問題,把整個流程打通。
引入外部審計師后,這種愿望就更強烈了。“這么大筆費用你們干什么用的呢?”“合同在哪?”“交付周期是多長?”當時的我們只能看到數據結果,但看不到數據背后的業(yè)務,審計師連珠炮式的問題,我常常一個都回答不了,只好到處打電話“騷擾”業(yè)務部門。
那時候,審計師要在我們提供的財報初稿上做出大量的數據調整,有些差異連我們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要調整,甚至連財務報告的附注,都是審計師幫我們寫的,因為我們完全不知道應該從什么角度,以什么樣的尺度來陳述我們的財報。我至今還記得,2001年集團財報審計完成后,我花了連續(xù)兩周的時間才搞清楚所有審計調整的業(yè)務原因及數據邏輯,當我用整整一天的時間敲完長達四十多頁的審計調整說明后,才發(fā)覺胳膊都酸得抬不起來了。不過也松了口氣,再也不用擔心第二年沒有人講清楚這么多審計調整的原因了。
ERP實施和共享之后,賬務有了統(tǒng)一的IT和組織,但我們和業(yè)務仍然沒有擁抱在一起,賬務仍然解釋不清楚數據背后的業(yè)務邏輯,業(yè)務也不關心賬務的訴求,各種問題還是層出不窮。
比如,我們跟客戶簽訂的協(xié)議是一個億,系統(tǒng)注明我們已經發(fā)了價值一個億的貨,本來財務要跟客戶開一個億的發(fā)票,收回一個億的應收賬款,可客戶后來做了合同更改,只收了三千萬的貨,業(yè)務卻沒有做合同更改,系統(tǒng)里留的還是要收回一個億的記錄。作為財務,我們要還原真實的利潤,每個節(jié)點都要一遍遍去問,是不是要做合同更改?項目關閉了存貨是不是處理了?分包商的預付款是不是該收回來?大家都很痛苦。
還有一次,任總去拜訪沙特的客戶,臨走時,客戶滿臉疑惑地問:“華為公司為啥只干活不收錢?”任總把原話帶給財務,沒有批評,沒有點評,就是這句話讓整個應收團隊抱頭痛哭。實際情況是,貨從國內發(fā)到沙特華為,沙特華為再交給客戶。我們要先和客戶談好單價,然后再根據每個站點實際使用的數量來算,要開多少票,回多少款。可我們做完了交付,沒有和客戶一個站點一個站點確認數量,等開票時傻眼了,不知道數量是多少,這票怎么開?
2007年啟動的IFS變革,讓我們從泥沼中拔出腳來。IBM的顧問幫華為搭建起財務的作業(yè)體系,就像修了一條自來水管道,讓每個業(yè)務人員知道自己的哪些動作要被記錄,哪些信息要傳遞給財務并體現(xiàn)在財務報告上。這些業(yè)務流和數據流,只需要沿著既定的管道往下流就可以了。當然,業(yè)務知道了每個節(jié)點的要求還不夠,由于沒有涉及具體的規(guī)則細節(jié),數據質量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。也就是說,自來水管道雖然建好了,但是里面流的是臟水,這就衍生出2013年底公司推行的財報內控項目——我們引入了KCFR(Key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)概念,從財報結果往前看,梳理出影響財報結果的前端業(yè)務流程關鍵活動,建立起相應的測評指標,聯(lián)合業(yè)務一起例行監(jiān)控、改進,逐步落入到前端流程,業(yè)務的語言和賬務的結果建立起了關聯(lián)。
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,業(yè)務的手才終于和我們的手握在了一起。業(yè)務開始明白,財務報告不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作品,而是公司所有人共同的作品,他們任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會對財務產生影響。他們主動跟我們一起解決問題,想辦法在前端業(yè)務設計時,滿足我們的訴求,一起做出全世界最真實的財報。
回首過去,賬務組織與公司共同發(fā)展,歷經艱辛與磨難,收獲成功與經驗,攻下了一個個城墻口。賬務組織這么多年來的進步和發(fā)展,是幾代賬務人持續(xù)奮斗,勇于創(chuàng)新的結果,也是華為公司擁抱挑戰(zhàn),砥礪前行的縮影。
展望未來,公司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,新業(yè)務、新領域、新商業(yè)模式層出不窮,如何準確反映業(yè)務,高效支撐業(yè)務成功?如何確保規(guī)模增長下的財報穩(wěn)???如何真正實現(xiàn)敢于堅持原則,并且善于堅持原則,在服務中做好監(jiān)控,支撐業(yè)務成功?如何還原一本最真實的賬,助力業(yè)務多打糧食,成長為ICT行業(yè)最佳賬務實踐組織?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一起去找到答案。我們唯有不斷擁抱挑戰(zhàn),才能走得更遠。
<section style="margin: 0px 1em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family: 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 " helvetica="" neue",="" "pingfang="" sc",="" "hiragino="" sans="" gb",="" "microsoft="" yahei="" ui",="" yahei",="" arial,="" sans-serif;="" font-size:="" 16px;="" text-align:="" justify;="" letter-spacing:="" 3px;="" line-height:="" 2em;="" box-sizing:="" border-box="" !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important;"="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