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SMED法的三個基本要點
(1)區(qū)分“內變換操作”和“外變換操作”。
SMED法要求把與設備裝換調整有關的操作區(qū)分為“內變換操作”和“外變換操作” 前者是指那些只能在設備停止運行后方可進行的操作;后者則是指那些能夠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進行的操作。
(2)減少“內變換操作”。
SMED法要求盡可能把內變換操作轉變?yōu)橥庾儞Q操作,這是SMED法的核心。正是 內變換操作占用停機時間,所以要縮短整個裝換調整時間,最關鍵的是把。內變換操作減少到最低限度。
(3)縮短“內變換操作” 時間。
如上所述, 內變換操作” 占用停機時間。為此,SMED法要求采用必要的技術手段,盡可能縮短“內變換操作” 時間。同時。要簡化“外變換操作”,并一定要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完成全部“外變換操作”。這樣,就可能在設備停機后的很短時間內迅速完成設備裝換與調整。
二、SMED的步驟
第一步:觀察當前的流程
目的:應該采集目前有關換線的數(shù)據(jù)
?確保觀測人員的人數(shù)和工具放置人員的人數(shù)相同
?觀測整個換線過程 – 從換線前最后一件產品直至換線后第一件產品
?包括時間在內,記錄下所有的動作
?發(fā)現(xiàn)任何問題或是任何機會
?必要的地方通過錄像記錄活動
第二步:區(qū)分內部和外部的要素
目的:將內部的換線時間與外部換線時間區(qū)分開來,可以大大縮短換線時間
?分析第一步收集到的當前數(shù)據(jù)
?確定在停機前后有哪些事情可以做
?制作工具更換流程記錄,供每個參與的人員使用
第三步:將內部作業(yè)轉移到外部
目的:將內部作業(yè)轉移到外部可以進一步縮短換線時間
?對內部的活動進行嚴格的檢查分析
?考察第一步發(fā)現(xiàn)的機會
?集思廣益地討論新的辦法和創(chuàng)意
?工具標準化精益爭霸
?工具預熱
?確保每件物品在正確的時間擺放在正確的位置–工具、流程記錄表、原材料、人力、固件、墊片和規(guī)尺
第四步:減少內部工作
目的:換線步驟做到標準化之后,下一步是發(fā)現(xiàn)并排除換線過程中的浪費
?常規(guī)的方法是利用如下手段排除換線中的浪費:
?平行作業(yè)
?旋轉式一次鎖定方法
?觸摸式夾鉗系統(tǒng)
?工具放置的方法/位置統(tǒng)一
?工具的尺寸統(tǒng)一
?螺釘頭尺寸統(tǒng)一
?詳細的工具更換表
?改良設置,避免調試
第五步:減少外部作業(yè)
目的:縮短了內部換線時間之后, 還應該想辦法減少
?機器運行期間支持人員的工作量
?通過如下手段改良外部工作構成:
?把工具存放在機器旁邊
?在機器旁邊設手工工具臺
?把規(guī)尺存放在機器旁邊
?備好工具更換準備的核查清單
?提供詳細的工具更換流程記錄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