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故障的分類
“故障就是設備失去了規(guī)定的功能”從這一定義出發(fā),由功能的失去形式來看,可將故障分為兩類:
1、功能停止型故障。稱為“突發(fā)性故障”。
2、功能下降型故障。設備雖運轉(zhuǎn),但常產(chǎn)生廢品,檢查停機,速度下降等損失,不能充分發(fā)揮設備的功能,指部分缺陷的場合。
二、設備劣化的形式
按照零故障的觀點,有些人也許會說這樣設備豈不可以永久地使用下去了嗎,這里我們要區(qū)分兩個不同的概念:自然老化和強制劣化。
1、強制劣化的使用壽命比自然劣化更短
劣化分為自然劣化和強制劣化兩種。所謂自然劣化,是指雖然使用方法正確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設備發(fā)生了物理性變化,初期的性能開始下降。比如,雖按適當?shù)牧亢椭芷诮o規(guī)定部位加油,但設備的物理性能仍會漸漸老化。 而所謂強制劣化,是指未按應有的方法作業(yè),人為地促使了劣化。比如,應加油處未加油,或雖加油卻加油量過少或周期過長。還有未對應有部件進行清掃,該做的事沒做,或者沒做好,都會促使設備劣化。這樣,設備的使用壽命就低于其應有壽命,大大短于自然劣化的壽命。
2、強制劣化的現(xiàn)象
工廠里是否存在強制劣化的現(xiàn)象,比如一根螺栓松動,會導致某一部位振動,該振動逐漸嚴重,又會引起其他部位振動,這種現(xiàn)象是日常工作中所常見的。以限位開關為例,要是潤滑油品質(zhì)不良,限位開關的擋塊處接觸部位就會劣化,這就是強制劣化。
3、復原
復原就是恢復到原有的正確狀態(tài)。所有的設備均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老化,測定其老化程度,若在一定限度以上,就應使之恢復至原有的正常狀態(tài)。怎樣測定老化,其限度為多少,如何來設定設備原有的正常狀態(tài)。這些都是必要的前提。需復原時,要考慮整個設備的強度和精度的平衡。要是僅僅是復原了故障部位、特定部位,那么還是無法實現(xiàn)整體的平衡,故還要注意故障的相關部位。
三、零故障的基本觀點
1、零故障的出發(fā)點 設備零故障的基本觀點有四點:a.設備的故障是人為造成的;b.人的思維及行動改變后,設備就能實現(xiàn)零故障;c.設備本身不會產(chǎn)生故障;d. “能實現(xiàn)零故障”。因此,凡與設備相關的人都應轉(zhuǎn)變自己的觀念,要把零故障的四個基本觀點作為零故障的出發(fā)點。特別是要徹底的將“設備總是要出故障的”觀點改為“設備不會產(chǎn)生故障”。
2、將故障的“潛在缺陷”暴露出來 之所以會發(fā)生故障,是因為在產(chǎn)生故障之前我們沒有注意到故障種子的缺陷。這種我們沒加注意的故障種子就叫做潛在缺陷。根據(jù)零故障的原則,就是將這些“潛在缺陷”明顯化(在未產(chǎn)生故障之前加以重視)。這樣,在這些缺陷形成故障之前即予糾正(修整)(防止未然—預防),就能避免故障。一般而言,所謂潛在缺陷,常指灰塵、污垢、磨損、偏斜、疏松、泄漏、腐蝕、變形、傷痕、裂紋、溫度、振動、聲音等異常。其中有許多缺陷,人們都以為不予處理也無妨礙,或者認為這些缺陷較為輕微,無所謂。潛在缺陷可以分以下兩種:
1).物理的潛在缺陷—物理上的缺陷,眼睛看不到,故而愈加重視。
(1)未分析、未檢查,尚不了解的內(nèi)部缺陷。
(2)安裝位置很差,看不見的缺陷。
(3)灰塵、污垢等看不見的缺陷。
2).心理上的潛在缺陷—保全人員或操作人員的意識或技能不足,故而發(fā)現(xiàn)了存在的缺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