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我以我的經驗來說說改善的操作步驟:
如下圖所示,我這里所說的改善步驟是指整個改善體系建立和推行的步驟,它就像一個金字塔。
最底層的是老板的支持,這是最基本的東西,因為在改善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阻力,有很多人不理解,所以 就一定需要首先得到老板的支持,才能放開手腳去干,假如沒有老板的支持,其他改善就很難開展了,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意義了。
在得到老板的支持以后,第一件要做的事是5S,這是改善能繼續(xù)進行的一個基礎,5S改善本身 就是對工作環(huán)境以及人員意識的一次改善,如果一個工廠連5S都做得很差,又何談其他改善呢?
5S之后是車間的改善,在這里指的主要是作業(yè)改善,先通過簡單的方法、簡單的工具等來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浪費,而不是盲目地設計工裝夾具、改造機器去追求機械化。
在車間改善之后是機器改善,通過設計工裝夾具,改良機器設備,推進機械化及自動化等手段來實現改善,這里要強調的是機器改善之前,先考慮進行作業(yè)的改善。
最后的是系統(tǒng)改善,這是建立在之前所進行的各種改善的基礎上,對整個改善有一個清晰的系統(tǒng)認識,我們才可能進行全面的系統(tǒng)改善,比如建立JIT的生產模式。
最后再來說一下工廠現場改善的基本方法,這也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,是進行現場改善的基本法則:
1、發(fā)現問題:通過各種途徑去發(fā)現工作中,生產中存在的各種浪費,不合理的地方
2、調查分析;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資料,進行分析,以求找到根本原因并確定目標
3、改善構想:分析之后通過討論、思考等得到初步的改善對策
4、方案實施:將構想付諸于實踐,進行實際操作
5、結果反饋;方案實施后確認效果,進行評價,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目標
6、標準化:建立標準,維持改善成果,將其納入日常管理
這個基本法則也就是戴明環(huán)PDCA。
以上希望能幫到剛踏入IE(工業(yè)工程)職場的同仁們。
再附一個改善案例,其實在生產現場培養(yǎng)和實現員工進行雙手作業(yè),工作效率會立馬翻倍,不相你可以測試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