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教育需考慮學生的學習生命周期
問:現在在線教育十分火熱,它對K12教育有怎樣的影響?
時光:
教育本身重視體驗和效果,在線教育改變的是上課方式,體驗從線下走到線上,這一點來說它對K12階段的教育影響力有限,尤其是對12歲以下的孩子,因為在這個階段兒童教育的關鍵是人、空間和教具。
在線教育雖然給人們一個靈活的學習時間,但和傳統(tǒng)教室上課的最大區(qū)別在于,后者有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互動氛圍,可供學生在學習時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或討論,這是單獨聽課所不具備的。
同時,在線教育對學生的自律性有所要求,K12年齡段的孩子,他們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體驗過程,課堂的體驗意義是教學目標的一部分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,規(guī)則意識尚在形成過程中,對自己和環(huán)境的認知處在基礎階段,還比較難達到自律學習的要求。
問:資本市場看好K12在線教育,你認為是為什么?機會在哪?如何避免資本市場帶來的浮躁?
時光:
資本市場對在線教育的關注,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:首先,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受到互聯網的沖擊特別大,教育算是朝陽產業(yè),體量很大,市場空間也很大;第二, 現在中國的在線教育市場上,還沒有出現一個特別成熟的盈利模式,資本市場不愿意錯過任何一個可能得機會,這對于大部分互聯網教育公司來說,是一個拿概念講 故事的好時候,畢竟K12教育的人口基數很大,其中有很多可講的概念。但從資本角度說,一個故事講出來后,最終是要盈利的。
目前,很多互聯網公司用免費的方式做用戶,會以用戶增長情況、在線活躍用戶量、pv、uv等作為產品價值和好壞的評估標準,從獲利的方式看,多 是靠其他的流量、廣告或者第三方來獲得盈利,K12教育和這種互聯網模式存在一定的沖突和實現難度,實際付費用戶量則成為尷尬話題。想要把這些人轉化成付 費用戶的前提條件是,需要好的體驗加上大量的結果型案例,同時,這樣的案例還需要得到家長[微博]和學員的認可,目前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是真正100%把20%的用戶發(fā)展成為長期客戶而產生長遠價值的。
傳統(tǒng)教育培訓市場現在已經不再處于高利潤發(fā)展期,我相信互聯網教育是一個好的概念,未來也會有好結果,不過互聯網教育培訓行業(yè)的盈利能力和模式,還有待觀察。
問:互聯網對很多傳統(tǒng)的行業(yè)沖擊都很大,對K12教育階段的學生的影響力較小,那對于學校、教師等教務問題上,有怎樣的影響呢?
時光:
這個問題在行業(yè)里已經被討論很長時間了,比如數字校園、移動教育,受益最大的應該是教務環(huán)節(jié)。教育分為家庭教育、校園教育、社會教育,這三者的 教育目標是一致的,要傳達給孩子的教育“內容”也是一致的。它并不僅僅是信息的流轉,更是一種教育導向的流轉,目前這點還是很難做到的。孩子在社會教育與 校園教育中的角色有時候不明晰,數字教育服務商們兼顧不到這三個維度。你可以看到西方有很多類似于培生、麥格希這樣的教育集團,有完備的研發(fā)出版、教育服 務及評價體系。
從我個人來說,最初選擇QuickERM這家管理軟件系統(tǒng)提供商,因為它提出了“學生學習生命周期”的概念,這與數字校園的理念是一樣的。無論 是家庭、校園和社會,首先得明確教育的方向在哪,孩子在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,一切的教育服務都應該圍繞孩子為核心展開,同時也要關注信息是如何被記錄和跟 蹤,從而讓學校內部各部門間的有效信息得以記錄與互聯互通,否則很難達到一個好的教學目的。
未來教育市場將向進一步的精細化發(fā)展
問:現在的教育培訓市場,呈現百花齊放、大集團和小機構并存格局,相比而言,大培訓機構在運營商有哪些不同?小機構又會面臨哪些機會和挑戰(zhàn)呢?
時光:
從運營實踐角度來說,大公司多采用標準化運營,有經驗有沉淀,但是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度不足。在實際的運營標準和一線的業(yè)務當中,如果是要給客 戶帶來更好的體驗,那么一定得有靈活的反應能力和自我進化能力,否則標準化的運營不會給客戶帶來好的用戶體驗,反而會約束實際的業(yè)務發(fā)展。
小機構最大的優(yōu)勢是小而美,個性化、特色的體驗模式實現起來迅速有效,口碑易擴散,效果體驗最易體現。而它面臨的最大挑戰(zhàn)也來自于此,規(guī)?;膹椭菩Ч患眩惶讟藴蕮Q了一個區(qū)域/地域之后,是否適應新區(qū)域的水土。
同時,小機構在運營管理上也有局限性,多數情況下小機構初期比較重視營收,過于關注預存圈人,但是收入不結轉,預收款還不是你的收入,小機構利 用預收款迅速進行擴張,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國一些公司有過類似破產案例,不是因為營收不好,是因為現金流的控制以及擴張的節(jié)奏沒把握好。
下一篇:精益管理咨詢如何順利推行